科学技术创新“解锁”绿色生产力

2024-09-05 手动叉车

  运用“光伏+生态治理”创新模式,一座座因地制宜而建的“绿电厂”出现在我国西部的戈壁沙漠中,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脱胎于传统煤炭、矿石装卸码头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依托自动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节能等技术,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成功样板;通过构建绿色装备和绿色能源体系,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探寻到了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的“秘诀”……近年来,各地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性作用,加强技术攻关,为绿色低碳发展聚力赋能。

  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板下的黄沙中,沙生植物冒出绿色的嫩芽。远远望去,沙漠中交织出一幅蓝绿相间的画卷,“光伏+生态治理”项目正在改变着乌兰布和沙漠的旧貌。

  图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记者李云平摄

  “连片的光伏组件能够吸收大量阳光,减少板下沙地的蒸发量,为梭梭等沙生植物提供一片适宜的生长空间,从而起到减少风沙流动的作用。”正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开展“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的生态公司负责人郑谦介绍说,铺设光伏板时也考虑了生态修复的需求,扩大了板的间距和高度,为板下植被生长留足空间。

  据了解,磴口县这个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在全容量并网投运后,年均上网发电量可达16.5亿千瓦时,年均产值可达4.67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172.1万吨,节约标准煤67.27万吨,完成生态治理面积约2.6万亩,建设期内还能带动4000多人就业。

  近年来,中国北方多省区正在以“光伏+生态治理”这种创新模式进行生态治理,把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两大功能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什么样的植物适合在光伏板下种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带领团队在磴口县研究多年,对众多沙生植物品种进行筛选和选育后,选出梭梭、柠条、四翅滨藜等植物品种。张景波说,选择的标准第一是低耗水,第二要低成本,因为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还要可持续、有效益。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磴口县只有5万多株小树,沙漠面积高达77%。70余年来,当地通过多种方式治沙,现在210万亩荒漠披上了绿装,而“光伏+梭梭”“光伏+柠条”等创新模式则打开了磴口县治沙的新局面。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担负着国家“三北”工程六期沙化土地治理60%的任务,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

  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内蒙古推动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开发融合发展,加快“沙戈荒”地区集中式光伏项目和电网主网架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增绿、增能、增收的多赢。

  今年,内蒙古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0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不只在内蒙古,因为“光伏+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一座座因地制宜而建的“绿电厂”出现在中国西北的戈壁沙漠中。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一家光伏企业正尝试利用光伏发电取水,这样既能清洁光伏板,又能抚育耐碱、耐旱的沙生植物。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与大漠做邻居,沙雅县常常遭遇风沙侵袭。因此,沙雅县正响应国家号召,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沙雅县的光伏在上网发电之前,首先要解决光伏自身的生存问题。光伏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在沙漠架设光伏板,需要定期清理光伏板上厚达数厘米的浮尘,这需要用水,光伏板下面的沙地要种植植被,同样需要用水。“新疆南部的沙漠是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到哪里寻找水呢?”

  根据科研人员的调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面埋藏着大量地下水资源,可这些水多属于微咸水。

  “虽然含盐量较高,但可以灌溉一些沙生、盐生植物。”光伏企业因此决定用光伏发电打井取水,“一眼光伏发电机井可以灌溉2000亩地,建设成本在21.5万元。和动力电机井相比,同样灌溉2000亩地,光伏发电机井第一年能节省13.3万元,第二年起,每年节省16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光伏发电引用微咸水造林选用的物种主要是梭梭、红柳。许多企业正谋求和光伏企业合作,在这些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种植中药材,并将其加工成保健品和白酒。根据新疆阿克苏地区计划,今年全地区不仅将尝试光伏发电引用微咸水梭梭造林,还将扩大2万亩肉苁蓉接种规模,建设肉苁蓉种子生产基地。

  中国在荒漠化防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治沙”与“用沙”的结合。光伏治沙模式及配套技术探讨研究被列为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攻坚战十大关键技术,科研团队正围绕光伏治沙的主要模式、植物种选择及其配置技术开展研究。在科技与创新的加持下,光伏治沙正在照亮荒漠化防治新路径。(记者魏婧宇张晓龙王雪冰)

  港口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如今,港口正迎来发展新机遇,它们将怎样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日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正式开港。作为上海市重大交通工程之一,全自动化的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脱胎于传统煤炭、矿石装卸码头,是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集装箱改造项目。

  走进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桥吊、轨道吊矗立码头,自动化无人集卡运载着集装箱在码头各处移动,几乎看不到任何操作人员出现。

  “目前,港区共有14台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31台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和90台智能水平运输车,这些都是码头现场作业的顶梁柱。”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伟表示,依靠自车感知识别系统与算法等进行识别、导航,智能水平运输车可实现不同角度下多方位精准感知,做到全场无循迹的自动引导,无人驾驶级别达到L4。同时,智能水平运输车支持混合交通,具备精细化箱区蟹行换道绕行、多车路汇博弈通行、雾天作业等能力,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智慧港口的出现,离不开国产“大脑”的精准管理。上港集团哪吒港航智慧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桁说,罗泾港区的“智慧大脑”是首次国产化转型应用的智能营运管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与服务器的基础设施,依托自动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实现岸桥、轨道吊及智能水平运输车的智能化运转。

  罗泾港区码头曾是上海港煤炭和矿石运输服务的主要作业区,由于污染高且附加值低,煤炭码头、矿石码头于2017年和2019年先后停产。2022年9月,上海港罗泾港区将百联油码头与现有煤炭码头一并调整为集装箱码头。

  在改造的过程中,上海港罗泾港区将“绿色”始终贯穿施工和运营,利用废旧材料建造新码头,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被拆除的30%建筑材料均被再次利用,使得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风险降到了最低。

  本次正式开港的一期工程,建成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60万标准箱。在绿色运营方面,码头运营所需的设备及车辆均为纯电力驱动,辅以智能水平运输车智能充换电机、应用变频调速及势能回收、光伏发电等绿色节能技术,实现作业过程“零碳排放”。同时,码头全泊位配置岸基供电,并与有关船公司签订岸基供电协议,明确船舶靠港期间使用岸电驱动,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船舶靠岸期间的碳排放、废气排放等。

  “始终坚持科技、环保、低碳理念,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成功样板。”周伟说。

  谈到未来发展,上港集团表示,将快速推进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大港口建设项目,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打开上海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未来箱量增长新空间,更好支撑国家“双循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策略,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记者叶昊鸣)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是国内首个零碳排放综保区。日前,记者走进这个园区,探寻其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的“秘诀”。

  在综保区集装箱码头,电动叉车、电动托盘搬运车、电动物流运输车等物流设备正在忙碌。它们在综保区零碳园区建设中“功劳”可不小。

  “以电动叉车为例,2017年以来园区内45台叉车全部‘油改电’。相较传统叉车,一台电动叉车一年可减少柴油使用量6.2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9.5吨。”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黄强说。

  打造绿色装备体系,是象屿综保区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一环。2012年以来,综保区内的照明、散热等设施设备,陆续完成新能源、低能耗改造;码头作业设备电动化率达100%,生产设备电动化比例达到50%。

  象屿综保区还通过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做好能源降耗减碳“加减法”。从高处俯瞰,综保区仓库屋顶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形成一个个屋顶“发电厂”。目前,其光伏发电板铺设面积约6万平方米,年发电量970余万度。

  “综保区年自用电约351万度,用‘绿电’替代传统能源,相当于每年节约3077吨标准煤、减排9753吨二氧化碳。”黄强介绍,园区还配套建成2.5兆瓦的储能电站,通过“调峰填谷”降低能耗。园区光伏发电余电上网,助力了更多低碳应用场景建设。

  2023年2月,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依托象屿综保区光伏“绿电”建设的象屿自贸城智慧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根据每日前来充电的车辆数量和能耗计算,该充电站一天可助力节约标准煤4.8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吨。

  数字化赋能是象屿综保区零碳园区建设的另一关键环节。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借助与海关、海事、边检等的数据对接,象屿综保区实现了企业报关和通关无纸化、自动化。2017年以来,综保区还建设了港务智慧物流平台系统、厦门港电智能光伏主站系统等。

  “经过运行管理系统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园区运行效率,节约了各项运行成本。”全球物流(厦门)有限公司仓库经理陈红军介绍,如园区内的海润集装箱码头经过智能化改造,综合生产效率提高10%、节能率达18.94%;助力全港通关效率提升20%,物流链年碳排放量减少2822吨。

  2022年,经中国船级社认定象屿综保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碳中和;2023年,象屿零碳综保区项目获评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搭建更多临港智慧化、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推动象屿综保区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张慧琼说,将把这些经验复制到其他园区。(记者秦宏)